近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以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為指引,圍繞“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唱響主旋律,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網絡文明向上向好的正能量,凝聚起新征程上踔厲奮發、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
網絡文明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領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網絡文明建設,明確要求“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不斷引領和推動網絡生態更加天朗氣清、網絡文化更加繁榮發展、網絡文明更加惠風和暢。
“青年是社會中最有生氣、最有闖勁、最少保守思想的群體,蘊含著改造客觀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無窮力量?!毙聲r代青年是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的“強國一代”,也是網絡空間的“原住民”。作為網絡空間最活躍的參與者、網絡文化最有力的傳播者、網絡創新最積極的推動者,青年在持續演進的網絡生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升青年網絡文明素養,塑造網絡空間好青年,既是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時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領網絡強國建設、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要充分發揮青年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中的積極作用。
固本培元方能凝魂聚力。新時代青年網絡文明素養內涵豐富,其核心在于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自信自強的文化氣質、明辨是非的思維能力、遵紀守法的行為規范、開放包容的胸懷格局。
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是精髓。向上意味著奮發向上、追求進步;向善意味著明德惟馨、擇善而從,這些都是真善美價值追求、正能量價值取向的具象化表達。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要求青年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忠誠、積極、正直、勇敢,自覺在網絡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唱響主旋律、弘揚真善美。
自信自強的文化氣質是底色。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自信自強的文化氣質要求青年滿懷“可以平視這個世界”的自信,滿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立志為人民幸福、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挺膺擔當。
明辨是非的思維能力是基礎。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明辨是非是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關系到“總鑰匙”和“大方向”的關鍵。明辨是非的思維能力要求青年時刻保持思想上的清醒堅定,學會對照、比較、鑒別,善于分辨網絡中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不當“墻頭草”、不做“順風倒”,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遵紀守法的行為規范是底線。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治國之重器,治網之利器。遵紀守法的行為規范要求青年建立紀法觀念、樹牢紀法意識、掌握紀法知識,深刻認識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摒棄“帶節奏”“博眼球”“造熱點”,在網絡空間做到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開放包容的胸懷格局是重點。一橋飛架,關山不遠。平等、包容、互動是互聯網文化的主要特征,也是網絡文明的題中之義。開放包容的胸懷格局要求青年多一分包容、少一分狹隘,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沖動,多一分文明、少一些粗俗,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倡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自覺維護公平合理、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健全網絡生態治理長效機制”,這些都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培塑青年網絡文明素養指明了方向、劃定了目標。大學是人類文明的燈塔,是孕育文明、傳承文明、交流文明的重鎮,也是文明用網、文明建網、文明興網的先鋒。如何用好網絡空間引領青年、團結青年、凝聚青年、服務青年,培塑青年網絡文明核心素養,讓更多青年成為網絡文明建設的中堅力量,爭做網絡文明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維護者,這既是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又是一個嶄新的時代課題。在這方面,高校要勇擔當、走在前、做示范。
壯大青年聲音,打造網絡文明“先鋒隊”。圍繞網絡文明建設,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投入力度,建強網上引領陣地,培育網絡青年榜樣,主動設置話題,引導青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旗幟鮮明表達青年立場、展現青年擔當,在斗爭亮劍中明辨是非、健康成長,凈化網絡生態環境。對于廣大青年來講,要樹牢“網絡興亡、匹夫有責”的志向和斗志,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不良風氣,未經查證的事情不傳,個人主觀猜忌的現象不轉,泄私憤的負能量不發,讓網絡空間更加真實、清朗。只有采取“建強網上陣地+個人行為自覺”雙向發力,打造青年網絡文明的“先鋒隊”,才能筑牢網絡文明的生態堤壩。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校園網絡文化節,開展網絡文明主題宣傳活動,打造一站式學生成長數字平臺,引導學生從“知網、懂網”到“善于用網”,使學生正確理解網絡文明的價值和意義,自覺把握網絡倫理道德,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抵制錯誤思潮、低俗信息的侵蝕。
契合青年特點,激揚網絡文化“正能量”。近年來,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多元傳播和文化宣傳提供了新方法,傳播效果也成倍增長?!饵h課開講啦》、青年大學習、網上革命紀念館等觸手可及,一個個紅色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紅色精神不斷催人奮進;宣傳好人事跡、點贊好人事跡,一個個鮮活的好人形象不斷呈現在人們的視野,好人隊伍得到不斷擴大、好人文化得到發揚光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智慧、中國故事不斷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通過網絡的傳播,讓世界認識中國……要貫通網上網下“大思政課”,融合“行走”的和“指尖”的思政教育,用先進理論占領網絡空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青年,使健康網絡文化在青年中有形有感有效。中國人民大學發揮“獨樹一幟”的優勢,守正創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網絡傳播,為青年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建設全國性的思政課高精尖創新平臺,定期開展“周末理論大講堂”等線上直播,推出“名師大家講黨史”“學習二十大·重點大家談”等數字資源,開設虛實交互的“智能校史館”和紅色文獻智慧展覽館,使理論在網絡上、在青年中可聽可視、有聲有色,讓黨的聲音始終成為網絡最強音。
廣納青年智慧,培育網絡治理“生力軍”。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實施到持續推進依法治網,從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到網絡安全制度的規定,從開展網絡安全宣傳到網絡文明建設的規范性文件配套,一系列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的舉措架起了網絡安全的“四梁八柱”,持續強化制度保障和教育引導,推動文明網絡空間蔚然成風。要積極引導青年當好政策舉措的落實者,對“飯圈亂象”“流量造假”等現象“出重拳”整治,防止負面、低俗內容“大行其道”,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安全問題深挖癥結、鏟除根源,共同推進網絡安全法的落地,激濁揚清、扶正祛邪,筑牢網絡安全“底線”,為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注入“先鋒力量”。這個暑假,中國人民大學5000多名師生到全國各地開展“追尋領袖初心路”“大國邊疆育人路”“脫貧攻堅鑄史路”等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有的同學主動與村民一起發起直播,給當地特色農產品網上“帶貨”;有的同學發揮專業優勢,對大模型在地方農業、電商等領域的應用作了深入論證;有的同學在網絡平臺發帖,感慨“天遼地闊,界碑在我面前,祖國在我心中”,決心要“去邊疆,去祖國需要的地方”,成為青年線上線下聯動、主動建設網絡文明的生動注腳。
匯聚青年力量,筑牢網絡生態“壓艙石”。當前,信息發展邁入“快車道”,網絡的環境更加開放,用戶的角色也在不斷增加,視頻直播、互動社區等領域成為網絡傳播秩序維護的重點領域。面對新發展階段網絡空間面臨的風險和挑戰,要加強青年人才培養,賦予青年在網絡中提升自我、發展自我的權利,為青年人才在互聯網搭建用武之地和夢想舞臺,引導青年以“我先行”的自覺弘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把網絡空間守護好、發展好為己任,正確使用網絡,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成為維護網絡安全、清朗網絡生態的骨干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廣泛運用于立德樹人全過程,在《面向2037建校百年人才培養創新行動計劃》中專門謀劃實施了“智慧教育工程”,探索開發AI助教、教育機器人、智能導師系統等新型教學工具,推動青年成長“數智化”發展,形成科學、文明、安全、合理用網的系統思維。
網絡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無物不在,使虛擬世界成為青年學習、生活、成長的重要場所。有什么樣的青年,就呈現出什么樣的網絡文明;有什么樣的網絡文明,就培養出什么樣的青年。中國人民大學將持之以恒深化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學習宣傳研究闡釋,牢牢把握網絡文明建設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持之以恒弘揚時代精神、共建網絡文明、匯聚青年力量,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網絡文明,以培育網絡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使中華文明之花在網絡中常開長盛、精彩綻放。
(作者張東剛,系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理事長。原文刊載于《中國青年報》2024年9月2日第5版。)
原文鏈接:[中國青年報]張東剛:培塑青年網絡文明素養